2018年,对于杨凌示范区的教育工作而言,既是一个改革与创新之年,又是一个成功与收获之年。
这一年,杨凌示范区围绕乡村中小学校发展提升问题,在加大对原有城乡教育设施提升改造的基础上,新建多所乡村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新增2200余个学位,全面消除了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这一年,杨凌示范区《全力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助推杨凌教育现代化发展》案例荣获全国优秀区域案例奖……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的“杨凌实践”,正在农科大地上开花结果。
合理搭配教育资源
管理部门开“良方”
传统风格的校内建筑、文艺味十足的学习书屋、标准化建设的塑胶操场、数字化电子教学大屏幕……1月15日,记者走进张家岗小学五星校区,校容校貌让人眼前一亮。
谁能想到,就在2017年之前,这所学校的前身——杨陵区五星小学还是一个学生不足400人的村办小学,附近村民纷纷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加剧了城区学校挤破门、乡村学校无人上的尴尬局面。
对此,杨凌示范区教育部门将五星小学改制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很快启动了改制方案。他们利用张家岗小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和优质教学力量,将五星小学变为张家岗小学五星校区,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实现城乡课堂同步发展,迅速带动了学校快速融合发展。同时,杨陵区有关部门按照城区学校的建设规模,加大提升改造校区环境的资金投入,让这所普通农村学校“旧貌”换“新颜”。“克隆”名校样本、助力农村学校这一举动,让五星小学有了质的飞跃。
如今,该校生源已达1107名,教育质量在杨凌示范区名列前茅。张家岗小学五星校区的改制成功,为杨凌示范区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8年以来,在“一校两区”改制成功的基础上,杨凌示范区教育部门又将原第三初级中学和第二小学合并,成立了杨凌第一实验学校。通过以强搭弱、优势互补的方式调配师资力量,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把城乡孩子共上一堂课、共享名师面授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杨凌方案,塑造了杨凌教育新生态。
打造“智慧课堂”
创新教育模式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传统学校教育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2018年以来,杨凌示范区独辟蹊径,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行“智慧课堂”特色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杨凌高新小学、杨凌高新初级中学、揉谷镇中心小学为代表的一批学校,已实现“智慧课堂”全覆盖。这些学校利用互动教学软件、即时反馈器、平板电脑、实物提示机等软硬件组成的信息教育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目前,在杨凌示范区累计投入1500万元资金支持下,“智慧课堂”工程硕果累累:全区已有100多间智慧教室投入使用,160余间教室接入独享光纤宽带“智慧课堂”,39.9%的班级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
2018年5月,在以“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上,杨凌示范区凭借《全力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助推杨凌教育现代化发展》课题,被教育部和中央电教馆评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并获得全国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杨凌高新小学德育工作受到教育部办公厅通报表彰,其典型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
2018年4月,俄罗斯教育代表团在杨凌示范区访问期间,启动了由俄罗斯政府资助的赴俄留学生选拔工作。这一年,杨凌示范区有60名高中生参加了俄罗斯教育部门组织的招录考试,5名乡村学生被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经济与法律学院录取。
如今,发展乡村教育的“杨凌实践”,正在逐步转化为提升当地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