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导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全省上下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三区三高地”,奋力谱写杨凌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坚决用以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陕西考察,在陕西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对陕西人民的深情厚爱、对陕西发展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情真意切,既是世界观、历史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既部署“过河”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为我们奋力谱写杨凌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了前进方向、思想武器和强大动力。示范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嘱托,不断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真抓实干。要深刻领会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准确把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示范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目标,全面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五项要求,加快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扎实落实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全力实施“打造示范区升级版行动计划”,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杨凌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升,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位居全省前列,以种业为核心、八大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面,系统集成改革成效显著,“三个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上合农业基地、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杨凌农高会成为国际一流知名展会,“杨凌农科”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建成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涉农资源交流和贸易通道。
——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下降,年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于全省前列,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文明城市和园林杨凌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教育、医疗、交通、人居环境等民生保障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无黑无恶”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平安杨凌、法治杨凌、文明杨凌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用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取得明确成效,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有效整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杨凌铁军”建设取得新成效,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各项事业发展得到坚强保障。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指引,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构建以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动人民群众力量,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底线、保基本,扎实做好“六稳” 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必须坚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充分用好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抢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设立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重要倡议、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重大机遇,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切实把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把战略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
必须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强化开放意识,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建设上合农业基地、自贸试验片区,高质量举办杨凌农高会,加快形成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技术、产业、人文交流基地,打造国际农业合作先行区。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1. 着力推动科技协同创新。深入推动“旱区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创建工作,集聚一批基础研究高端人才,承接一批国家重大基础性科技项目,不断塑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领先优势。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围绕良种繁育、生物技术、农业节水、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一批前沿性成果。深度参与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争取在杨凌设立国家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新一代网络和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抢先布局,实现前沿技术方向的并行领跑。推进数字杨凌建设,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全域化科创中心,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推动载体、人才、金融等科创要素聚集,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2.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与有关地市合作,在全省共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飞地园区”。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广联合体,鼓励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深化与陕南11个深度贫困县结对帮扶,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输送到扶贫一线、走向田间地头。探索“互联网+农业推广”新模式,加快华为农业数谷等项目建设,建立农业科技大数据平台。开展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组建国家农业标准研究推广服务中心,推动成果转化标准化、技术标准体系化、示范带动产业化、推广服务品牌化,做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
3.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产业、人才有机结合、深度发展。实施种业优先发展工程,依托先正达、科迪华等种业龙头企业,引进种业关联企业,推动以种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打造中国“种业硅谷”。设立产业研究和发展基金,加快释放步长医药、济川医药等重点龙头企业产能,打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涉农装备制造等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完善快递集散、仓储配送等配套设施,大力招引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形成农村电商产业聚集区。抢抓国家投资新基建、新业态的重大战略机遇,谋划实施5G基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创新开展智慧医疗、生态康养、在线培训等新型服务业,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采取减税退税、降低房租成本、加大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确保中小企业减少损失、稳步发展。进一步加大“双创”工作力度,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深入实施“3631”方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放权、精简、集成、共享上下功夫,为企业提供管用的扶持措施,以精细化地服务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全力打造全国最优的营商环境。
5.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模式,建立健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建设数字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聚更多国内外风投创投资源。深化涉农金融改革创新,推动驻区金融机构升格,支撑区内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灵活多样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支持。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建立上市挂牌企业梯队,畅通商品、数据、金融等要素的汇入与融合,打造区域金融流动中心。
6. 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智慧农业谷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集中展示新技术、新业态,打造特色现代农业引领示范区。围绕优质化、绿色化,全面开展品牌创建和“三品一标”认证,强化“杨凌农科”品牌溢价效应,创响“新集葡萄”“菲格无花果”等一批本地特色品牌,做好农产品大文章。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小农户提升工程,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力,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7.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投资力度,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好家风、好村风、好乡风、好民风”培育活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塑造文明新风尚。实施“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计划,吸引杨凌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加强本土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选拔与培养,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专家”。
8.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普惠共享,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加大人均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公共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合理配置,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聚焦县域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五泉、揉谷两个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进电商等新消费模式加快发展,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坚持农文体旅产业一体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拓展新的消费增长点。
9.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不断巩固防控成果。落实好援企稳岗等支持政策,促进服务行业消费回升,分级分类错时错峰开学复课,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全力兜住底线、守好发展基本盘。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建设国际农业合作先行区
10. 深入推进系统集成改革。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扩大“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积极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全省农业农村集成改革试点,加快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使用权出租流转,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深化省部共建、区校融合机制体制改革,开展更加深入、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推动各类政策、资源向杨凌聚集,将机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1. 高标准建设上合农业基地。开展上合农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一基地多园区、一中心多平台、一院多所”的运行体系建设,打造常态化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培训、标准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自由化的国际农业贸易和产能合作的多功能、复合型平台。完善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基地挂牌,探索建立上合农业合作发展定期会晤机制,加强上合组织国家间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对接。针对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人才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有效合作,在境外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园区。
12. 高质量建设杨凌自贸片区。认真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关于深化杨凌自贸片区开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自贸区制度创新,围绕贸易监管模式改革、贸易发展方式转变、金融和服务业完善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探索制定贸易便利化清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农业对外贸易投资环境,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抓住国家积极扩大进口和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机遇,完善自贸片区国际贸易设施,争取海关设立分支机构,建设杨凌综合保税区、进境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杨凌铁路货运口岸等平台机构,打造大宗粮食交易、农业高科技产品的集散基地和分销中心,将杨凌建设为国际贸易通道和投资乐园。
13. 高水平举办杨凌农高会。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办好杨凌农高会,全面展示国内外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为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和人民群众搭建市场化平台,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交流合作和高质量发展。办好上合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上合农业专题展览等品牌活动。加强农高会筹办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精准定位、精心谋划、精致布局、精细服务,打造农高会升级版。倡议组建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展会联盟,推动杨凌农高会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展会建立姊妹展会关系。
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杨凌、美丽杨凌、宜居杨凌
14. 服务秦岭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巩固和深化区校协同创新优势,利用驻区“两所大学”等科教单位科研平台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优势,成立秦岭及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构建林学、草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高能级科研平台、高水平特色智库,持续开展秦岭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大专项研究,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发挥土壤学、环境科学、植物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在秦岭生态系统保护、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提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强化专业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研发、推广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生产新装备和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模式。
1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综合实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等措施,开展“冬病夏治”集中攻关,积极参与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巩固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优化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加快实施示范区宝鸡峡支渠—韦漆渭河河流水系联通生态修复工程,全力推进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全力打造绿水青山。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落实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进土地安全利用。
16.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高标准编制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科学规划城市重镇圈、中心村小镇圈、农业保护圈和生态保护圈。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构建存量空间腾退利用机制,保障各类重点项目用地。
17.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管理,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和用能权的交易制度,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五、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切实增强杨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8.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稳就业21条措施,推动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支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抓好普惠性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和政策的落实落地。发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作用,开展全方位、个性化创业服务,打造一批创业孵化基地。
19.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持续引进国内高水平办学主体建校办学,启动建设杨凌高新四小、高新三幼,加快衡水中学和交大康桥小学建设,新增学位3000个以上。统筹推进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师资配置,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名校、名师、名校长),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彻底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等协调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多措并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和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群众看得了病、看得起病。健全重大疫情响应和救助机制,建立示范区公共卫生中心(三甲医院),加强专业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健康杨凌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普及健康知识,鼓励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全面提升群众身体素质。
21.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机制,落实城乡社会救助政策,积极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脱困,持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困难退役军人的关爱服务和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工作。推进城市小区“养老驿站”建设,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给予政策扶持,着力解决城市部分老旧小区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问题。
22.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方式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水平。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和诉源治理综合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行新时代党员群众互联互助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广“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做法,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纵深推进无黑无恶创建,深入开展行业乱象治理,全力打造“三个杨凌”。健全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巩固提升“食安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23.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管好用好各类宣传舆论阵地,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载体,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公共秩序、窗口服务、诚信建设等方面内容,建立完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化、常态化工作机制。挖掘整理农耕文化、人文历史、当代“后稷”等人文故事,推出一批具有杨凌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延伸文化旅游融合的产业链,带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深化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4. 旗帜鲜明讲政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扎实推进“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到实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决策规则和制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巩固和提升良好政治生态。
25.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净化政治生态,开展形式多样的弘扬延安精神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方向,践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砥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发扬延安整风精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
26.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问题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大幅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优化整合调研活动,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大力营造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健全并落实正向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制度机制,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和执行全过程,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27. 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坚决肃清赵正永毒流和恶劣影响,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选人用人、干部队伍“转作风”和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四个查一查”,结合魏民洲、冯新柱、钱引安、陈国强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更深切地感受到反腐治腐的新成效新变化。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强化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七、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不折不扣把习近平总书记各项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28.进一步靠实领导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周密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率先垂范,结合分管工作,加强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示范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职尽责,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结合工作实际,逐条逐项梳理研究,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形成详细系统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确保总书记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29.进一步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长效机制,从传达学习、研究部署、任务分解、推进落实、督导核查等方面进行细化规范,做到跟踪、提醒、督办、报告全程闭合。每年对全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进行回顾总结,核查核实,查漏补缺,深化提升,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杨凌落地生根。每季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安排重点督查内容,开展常态化督查,强化压力传导,推动工作落实。
30. 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铭记杨凌担当的国家使命和时代重任,用工作体现忠诚,用发展体现担当,用解决问题体现落实。强化大局意识,主动融入国家大机遇、大战略、大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积极贡献。勇于开拓进取,大力弘扬重实干、敏于行的精气神,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能力本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和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杨凌的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示范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为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杨凌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附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五项要求重
点任务、工作举措及分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五项要求重点任务、工作举措及分工
五项要求 | 重点任务 | 工作举措 | 牵头单位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 1.着力推动科技协同创新 | 1.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围绕良种繁育、生物技术、农业节水、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一批前沿性成果。 | 科技创新局 |
2.推动“旱区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创建工作,集聚一批基础研究高端人才,承接一批国家重大基础性科技项目。 | 科技创新局 | ||
3.深度参与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先正达种业育种技术中心,争取在杨凌设立国家种业技术创新中心。 | 农业局 | ||
4.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新一代网络和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抢先布局,实现前沿技术方向的并行领跑。 | 发改局 | ||
5.推进数字杨凌建设,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 大数据局 | ||
6.加快建设全域化科创中心,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推动载体、人才、金融等科创要素聚集,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 科技创新局 | ||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 7.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广联合体,鼓励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 | 科技创新局 | |
8.深化与陕南11个深度贫困县结对帮扶,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输送到扶贫一线、走向田间地头。 | 科技创新局 | ||
9.积极与有关地市合作,在全省共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飞地园区”。 | 科技创新局 | ||
10.探索“互联网+农业推广”新模式,加快华为农业数谷等项目建设,建立农业科技大数据平台。 | 科技创新局、 大数据局 | ||
11.开展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组建国家农业标准研究推广服务中心,推动成果转化标准化、技术标准体系化、示范带动产业化、推广服务品牌化,做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 | 科技创新局、 农业局、 市场监管局 |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 3.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12.实施种业优先发展工程,依托先正达、科迪华等种业龙头企业,引进种业关联企业,推动以种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打造中国“种业硅谷”。 | 农业局 |
13.设立产业研究和发展基金,加快释放步长医药、济川医药等重点龙头企业产能,打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涉农装备制造等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 工业商务局 | ||
14.完善快递集散、仓储配送等配套设施,大力招引电商、物流龙头企业,形成农村电商产业聚集区。 | 工业商务局 | ||
15.创新开展智慧医疗、生态康养、在线培训等新型服务业。 | 发改局、 工业商务局 | ||
16.谋划实施5G基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发改局 | ||
4.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 17.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 | 工业商务局 | |
18.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采取减税退税、降低房租成本、加大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确保中小企业减少损失、稳步发展。 | 工业商务局 | ||
19.加大“双创”工作力度,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创新创业园公司 | ||
20.深入实施“3631”方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放权、精简、集成、共享上下功夫,为企业提供管用的扶持措施,以精细化地服务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全力打造全国最优的营商环境。 | 营商办、 行政审批局、 发改局 | ||
5.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21.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模式,建立健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建设数字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聚更多国内外风投创投资源。 | 金融监管局 | |
22.深化涉农金融改革创新,推动驻区金融机构升格,支撑区内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灵活多样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支持。 | 金融监管局 | ||
23.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建立上市挂牌企业梯队。 | 金融监管局 |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 6.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 24.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智慧农业谷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集中展示新技术、新业态,打造特色现代农业引领示范区。 | 农业局、 杨陵区、 智慧农业谷指挥部 |
25.围绕优质化、绿色化,全面开展品牌创建和“三品一标”认证,强化“杨凌农科”品牌溢价效应,创响 “新集葡萄”“菲格无花果”等一批本地特色品牌,做好农产品大文章。 | 农业局、 杨陵区 | ||
26.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小农户提升工程,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力,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农业局、 杨陵区 | ||
7.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27.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杨陵区 | |
28.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投资力度,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 发改局、 杨陵区 | ||
29.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 杨陵区 | ||
30.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好家风、好村风、好乡风、好民风”培育活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塑造文明新风尚。 | 杨陵区 | ||
31.实施“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计划,吸引杨凌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加强本土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选拔与培养,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专家”。 | 党工委组织部、 人社局、 杨陵区 |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 8.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32.探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普惠共享,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 | 发改局 |
33.加大人均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公共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合理配置,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 发改局 | ||
34.聚焦县域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五泉、揉谷两个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 杨陵区 | ||
35.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进电商等新消费模式加快发展,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坚持农文体旅产业一体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拓展新的消费增长点。 | 工业商务局 文旅体育局 | ||
9.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36.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不断巩固防控成果。 | 卫生健康局 | |
37.落实好援企稳岗等支持政策,促进服务行业消费回升,分级分类错时错峰开学复课,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发改局、 工业商务局、 教育局 | ||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 10.深入推进系统集成改革 | 38.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扩大“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大破、立、降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 发改局 |
39.积极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全省农业农村集成改革试点,加快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使用权出租流转,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 改革办、 杨陵区 | ||
40.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 行政审批局 | ||
41.进一步深化省部共建、区校融合机制体制改革,开展更加深入、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推动各类政策、资源向杨凌聚集,将机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共建融合办 | ||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 11.高标准建设上合农业基地 | 42.开展上合农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一基地多园区、一中心多平台、一院多所”的运行体系建设。 | 上合办 |
43.完善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基地挂牌,探索建立上合农业合作发展定期会晤机制,加强上合组织国家间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对接。 | 上合办 | ||
44.针对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人才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有效合作,在境外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园区。 | 上合办 国际合作局 | ||
12.高质量建设杨凌自贸片区 | 45. 认真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关于深化杨凌自贸片区开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自贸区制度创新,围绕贸易监管模式改革、贸易发展方式转变、金融和服务业完善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 自贸办 | |
46.探索制定贸易便利化清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农业对外贸易投资环境,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 自贸办 | ||
47.完善自贸片区国际贸易设施,争取海关设立分支机构,建设杨凌综合保税区、进境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杨凌铁路货运口岸等平台机构,打造大宗粮食交易、农业高科技产品的集散基地和分销中心。 | 自贸办 | ||
13.高水平举办杨凌农高会 | 48.办好杨凌农高会,全面展示国内外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为科研机构、涉农企业和人民群众搭建市场化平台,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交流合作和高质量发展。 | 展览局 | |
49. 办好上合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上合农业专题展览等品牌活动。 | 上合办 | ||
50.加强农高会筹办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精准定位、精心谋划、精致布局、精细服务,打造农高会升级版。 | 展览局 | ||
51.倡议组建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展会联盟,推动杨凌农高会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展会建立姊妹展会关系。 | 上合办 展览局 | ||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 14.服务秦岭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 52.利用驻区“两所大学”等科教单位科研平台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优势,成立秦岭及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构建林学、草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高能级科研平台、高水平特色智库,持续开展秦岭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大专项研究,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 科技创新局 |
53.发挥土壤学、环境科学、植物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在秦岭生态系统保护、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提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强化专业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研发、推广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生产新装备和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模式。 | 科技创新局 | ||
1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 54.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综合实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等措施,开展“冬病夏治”集中攻关,积极参与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环保局 | |
55.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巩固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优化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加快实施示范区宝鸡峡支渠-韦漆渭河河流水系联通生态修复工程,全力推进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创建。 | 水务局 | ||
56.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落实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进土地安全利用。 | 自然资源局 | ||
16.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57.高标准编制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科学规划城市重镇圈、中心村小镇圈、农业保护圈和生态保护圈。 | 自然资源局 | |
58.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构建存量空间腾退利用机制,保障各类重点项目用地。 | 自然资源局 | ||
17.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59.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管理,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和用能权的交易制度,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自然资源局 生态环保局 | |
60.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 生态环保局 | ||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 18.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 | 61.全面落实稳就业21条措施,推动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 人社局、 杨陵区 |
62.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 人社局、 杨陵区 | ||
63.鼓励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抓好普惠性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和政策的落实落地。 | 人社局 | ||
64.发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平台作用,开展全方位、个性化创业服务,打造一批创业孵化基地。 | 人社局、 创新创业园公司 | ||
19.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65.持续引进国内高水平办学主体建校办学,启动建设杨凌高新四小、高新三幼,加快衡水中学和交大康桥小学建设,新增学位3000个以上。 | 教育局 | |
66.统筹推进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师资配置,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名校、名师、名校长),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彻底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 教育局、 杨陵区 | ||
67.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等协调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教育局 | ||
68.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教育局 | ||
20.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69.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多措并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和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卫健局 | |
70.健全重大疫情响应和救助机制,建立示范区公共卫生中心(三甲医院),加强专业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 卫健局 | ||
71.大力推进健康杨凌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普及健康知识,鼓励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全面提升群众身体素质。 | 卫健局 文旅体育局 | ||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 21.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72.完善社会福利和慈善机制,落实城乡社会救助政策,积极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脱困,持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困难退役军人的关爱服务和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工作。 | 民政局 妇联 团工委 退役军人事务局 |
73.推进城市小区“养老驿站”建设,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 民政局 | ||
74.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给予政策扶持,着力解决城市部分老旧小区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问题。 | 住建局、 杨陵区 | ||
22.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 75.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方式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水平 | 政法委 | |
76.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和诉源治理综合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 政法委、 公安局、 司法局、 信访局 | ||
77.推行新时代党员群众互联互助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广“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做法,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 | 杨陵区 | ||
78.纵深推进无黑无恶创建,深入开展行业乱象治理,全力打造“三个杨凌”。 | 扫黑办 | ||
79.健全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巩固提升“食安城市”创建成果。 | 市场监管局 | ||
80.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 应急局 | ||
23.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 8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管好用好各类宣传舆论阵地,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 宣传部 网信办 | |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 23.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 82.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载体,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公共秩序、窗口服务、诚信建设等方面内容,建立完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化、常态化工作机制。 | 宣传部 |
83.挖掘整理农耕文化、人文历史、当代“后稷”等人文故事,推出一批具有杨凌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延伸文化旅游融合的产业链,带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 宣传部、 文旅体育局 | ||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24.旗帜鲜明讲政治 | 84.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扎实推进“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 组织部 |
85.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决策规则和制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制度。 | 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组织部 | ||
86.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落实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等制度 | 组织部 | ||
25.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 87.开展形式多样的弘扬延安精神实践活动。 | 宣传部 | |
88.举办全区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学习班和“弘扬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专题研讨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方向,践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砥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组织部 | ||
89.发扬延安整风精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 | 纪检监察工委 | ||
26.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90.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 | 纪检监察工 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 |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26.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91.大幅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优化整合调研活动,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和执行全过程,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 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
92.大力营造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健全并落实正向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制度机制,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 组织部 纪检监察工委 | ||
27.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 93.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坚决肃清赵正永毒流和恶劣影响。 | 以案促改工作专班 | |
94.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更深切地感受到反腐治腐的新成效新变化。 | 纪检监察工委 | ||
95.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强化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 纪检监察工委 |